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管   国家信息中心主办

财经界

您的位置:首页 > 财经界杂志 > 2014年第八期 > 封面文章 > 正文

GDP:质量效益优先

摘要:依靠创新推动中国经济由中低端向中高端水平迈进。实现中国经济升级,既要有合理的速度, 更要依靠创新驱动发展

    7 月15 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座谈会,就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听取专家学者的意见建议。李克强说,必须保持中国经济运行长期处于合理区间。只要发展有就业、增收入,有质量、提效益,节能环保,没有水分、实实在在,增速比7.5% 高一点或低一点,都是可以接受的。

    2014 年世界经济综述

    当前,国际经济形势依然错综复杂、充满变数,世界经济低速增长态势仍将延续,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明显抬头,潜在通胀的压力较大,世界经济仍处在深度转型调整期,整体增长缓慢。
    世界经济面临的困难和风险不容忽视。面临着复苏基础不稳、增长动力不足、发展速度不均等问题, 复苏进程难以一帆风顺。美国如果退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将对全球经济和金融市场带来重大影响,已成为世界经济和国际金融最大的风险源。美国一季度的GDP 是负增长1%。6 月5 日欧央行宣布隔夜的存款利率从0 降到-0.1%,实施的是负利率的政策,来刺激经济, 而且欧洲的失业率特别是欧元区的失业率还是居高不下,还是两位数。发达国家经济仍低于潜在增长率, 部分新兴大国经济增长放缓、金融风险上升,世界经济形势依然错综复杂,不排除经济形势可能出现反复。IMF 预计,2014 年世界经济将增长3.6%, 增速比2013 年提高0.7 个百分点,并认为这一增长率属于“偏低的中期增长轨迹”。2014 年,发达国家经济可望延续回升向好态势,全球经济回升也将更多地集中在发达经济体。欧洲经济走出衰退将推动全球市场信心改善,增强全球经济的增长动力,而美国经济稳固复苏也是决定全球经济前景的最重要因素。经合组织(OECD)的综合领先指标显示, 2013 年10 月该组织34 个成员国整体领先指标为2011 年6 月以来的最高水平,表明发达经济体经济前景将进一步改善。2014 年,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增长速度也会有所加快,但主要新兴经济体经济仍难以恢复到前几年的较高增速。其结果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两大市场之间的经济增速差距将进一步缩窄。

    我国上半年经济回顾

    今年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党中央、国务院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科学统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 坚持向改革创新要动力,向结构调整要助力,着力发挥市场作用, 更加注重定向调控,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结构调整稳中有进,转型升级势头良好。
    初步核算,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269044 亿元, 按可比价格计算, 同比增长7.4%。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7.4%,二季度增长7.5%。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9812 亿元,同比增长3.9%; 第二产业增加值123871 亿元,增长7.4%;第三产业增加值125361 亿元, 增长8.0%。从环比看,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2.0%。
    一、农业生产形势较好
    全国夏粮总产量13660 万吨, 比上年增加475 万吨,增长3.6%。夏收油菜籽产量1376 万吨,比上年增加34 万吨,增长2.5%。上半年,猪牛羊禽肉产量4003 万吨, 同比增长1.7%, 其中猪肉产量2705 万吨,增长3.0%。
   二、工业生产增长平稳
   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8.8%,增幅比一季度加快0.1 个百分点。分经济类型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5%, 集体企业增长3.2%,股份制企业增长10.2%,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7.4%。分三大门类看, 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6%,制造业增长9.9%,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4.4%。分地区看,东部地区增加值同比增长8.4%,中部地区增长8.8%, 西部地区增长10.8%。分产品看, 464 种产品中有346 种产品产量同比增长。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销率达到97.5%,与上年同期持平。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出口交货值56143 亿元,同比增长5.3%。6 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2%,增幅比前两个月提高, 环比增长0.77%。
    1-5 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22764 亿元,同比增长9.8%,其中,主营活动利润为21388 亿元, 增长9.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为85.9 元,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5.47%。
    三、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高位放缓
    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 不含农户)212770 亿元, 同比名义增长17.3%( 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6.3%),增幅比一季度回落0.3 个百分点。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65667 亿元,增长14.8%;民间投资138607 亿元,增长20.1%, 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65.1%。分地区看,东部地区投资同比增长16.3%,中部地区增长19.2%,西部地区增长18.6%。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4820 亿元,同比增长24.1%;第二产业投资89186 亿元, 增长14.3%;第三产业投资118764 亿元,增长19.5%。从到位资金情况看,上半年到位资金246051 亿元,同比增长13.2%。其中,国家预算资金增长15.5%,国内贷款增长12.9%,自筹资金增长16.7%, 利用外资下降8.3%。上半年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196843 亿元, 同比增长13.6%。从环比看,6 月份固定资产投资( 不含农户) 增长1.45%。
    上半年, 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42019 亿元, 同比名义增长14.1%( 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3.1%), 增速比一季度回落2.7 个百分点,其中住宅投资增长13.7%。房屋新开工面积80126 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6.4%,其中住宅新开工面积下降19.8%。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48365 万平方米, 同比下降6.0%,其中住宅销售面积下降7.8%。全国商品房销售额31133 亿元,同比下降6.7%,其中住宅销售额下降9.2%。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购置面积14807 万平方米,同比下降5.8%。6 月末, 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54428 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4.5%。上半年, 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58913 亿元,同比增长3.0%。
    四、市场销售稳定增长
    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4199 亿元, 同比名义增长12.1%( 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8%),增速比一季度加快0.1 个百分点。其中,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62102 亿元,增长9.8%。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07253 亿元,同比增长12.0%,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6946 亿元, 增长13.2%。按消费形态分,餐饮收入12989 亿元,同比增长10.1%,商品零售111210 亿元,增长12.4%,其中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58329 亿元,增长10.2%。6 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名义增长12.4%( 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7%),环比增长0.96%。
上半年, 全国网上零售额11375 亿元,同比增长48.3%。其中, 限额以上单位网上零售额1819 亿元,增长56.3%。
    五、进出口增速由负转正
    上半年,进出口总额123919 亿元人民币,以美元计价为20209 亿美元,同比增长1.2%( 一季度为同比下降1.0%)。其中,出口65113 亿元人民币,以美元计价为10619 亿美元, 增长0.9%; 进口58807 亿元人民币,以美元计价为9590 亿美元,增长1.5%。进出口相抵, 顺差6306 亿元人民币,以美元计价为1029 亿美元。6 月份,进出口总额21086 亿元人民币,以美元计价为3420 亿美元,同比增长6.4%。其中, 出口11513 亿元人民币,以美元计价为1868 亿美元, 增长7.2%;进口9573 亿元人民币, 以美元计价为1552 亿美元,增长5.5%。
    六、居民消费价格基本稳定
    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3%,涨幅与一季度持平。其中, 城市上涨2.3%,农村上涨2.0%。分类别看,食品价格同比上涨3.4%, 烟酒及用品下降0.6%,衣着上涨2.3%,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上涨1.3%,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上涨1.2%,交通和通信上涨0.1%,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上涨2.3%, 居住上涨2.5%。在食品价格中, 粮食价格上涨2.9%,油脂价格下降5.3%,猪肉价格下降5.1%,鲜菜价格上涨1.0%。6 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3%,环比下降0.1%。上半年,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1.8%,6 月份同比下降1.1%,环比下降0.2%。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下降2.0%,6 月份同比下降1.5%,环比下降0.1%。
    七、居民收入继续增加
    上半年,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5396 元, 同比名义增长12.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8%。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959 元,同比名义增长9.6%, 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1%。根据城乡一体化住户调查,2014 年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025 元,同比名义增长10.8%, 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3%。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8780 元,同比名义增长13.7%。6月末,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17418 万人,同比增加307 万人,增长1.8%。外出务工劳动力月均收入2733 元,增长10.3%。
    八、结构调整稳中有进
    产业结构继续优化。上半年, 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6.6%,比上年同期提高1.3 个百分点,高于第二产业0.6 个百分点。内需结构进一步改善。上半年,最终消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52.4%,比上年同期提高0.2 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上半年,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实际增长快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 个百分点,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倍差2.77,比上年同期缩小0.06。节能降耗继续取得新进展。上半年,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同比下降4.2%。
    九、货币信贷平稳增长
    6 月末, 广义货币(M2) 余额120.96 万亿元,同比增长14.7%, 狭义货币(M1) 余额34.15 万亿元, 增长8.9%,流通中货币(M0) 余额5.70 万亿元,增长5.3%。6 月末, 人民币贷款余额77.63 万亿元,人民币存款余额113.61 万亿元。上半年,新增人民币贷款5.74 万亿元,同比多增6590 亿元,新增人民币存款9.23 万亿元,同比多增1354 亿元。上半年,社会融资规模为10.57 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4146 亿元。
    总的来看,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但国内外经济环境依然错综复杂,经济发展仍面临不少挑战。

    地方GDP 新动向

     在已经公开发布经济数据的29 个省份中,上半年经济总量超过1 万亿元的省份有10 个。其中前三位是东部沿海省市,它们分别是: 广东(30879.09 亿元)、江苏(30115 亿元)、山东(28080.3 亿元)。在上半年的增速中,西藏以11.7% 的经济增速位居首位,重庆、天津、青海、贵州等省份均以超过10% 的速度高速增长。
    记者对比发现,除河南、青海2 省外,其余省份今年上半年GDP 增速均低于去年同期。其中,云南省GDP 增速较去年同期下滑明显, 今年上半年GDP 增速较去年同期下降4 个百分点。其余省份GDP 的增速也分别有0.5 到4 个百分点下滑。
    然而,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速放缓不同,部分地区上半年的GDP 增速要比第一季度有所增加,比如今年上半年,北京、上海、浙江、广东的经济增速分别为7.3%、7.1%、7.2%、7.5%,分别比一季度提高0.1-0.3 个百分点,而西藏则更为明显,一季度增长9.2%, 而上半年则提高至11.7%。
    不过也有特例,天津、安徽、新疆3 地区经济指标增速有所放缓。以天津为例,2014 上半年, 天津地区生产总值(GDP)增速为10.3%,较一季度的10.6% 略有下降。这是沿海省份中罕见的经济增速放慢的地区。

    经济下行压力犹在

    尽管多数省份经济增速高于全国7.4% 的水平,但和全年预期目标相比,29 个省份上半年GDP 增速无一例外没有达标:江苏、重庆、安徽等7 个省份差距不大, 在0.1-0.3 个百分点区间,几乎已经接近全年预期目标。而甘肃省与云南省均差2.6 个百分点,山西省差的最多,为2.9 个百分点。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表示,下半年地方政府仍面临经济下行压力,关键是要妥善处理稳增长和调结构的关系。
    北京市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夏沁芳在上半年经济形势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下半年经济形势仍然较为复杂,“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并存”。
    对今年GDP 增速较去年下滑的原因,各省份给出不同的解释。比如,上海市统计局总经济师严军表示,宏观经济下行压力比较大, 国内外经济形势依然严峻复杂,上海着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的战略,是经济增速出现回落的原因。广东省统计局副局长朱遂文表示,广东经济有所回落,跟整个经济大环境的表现直接相关。
    广东省社科院研究员黎友焕接受当地媒体采访时表示,多数地方经济增速下滑与大环境有关,同时不同地方经济增速下滑也有自身特点,以广东为例, 广东省经济结构转型、外贸增长乏力是导致广东经济增速下滑的原因。
    专家表示,长期以来,中国经济发展过分依赖国外市场和国内投资的拉动,习惯的发展方式和模式, 走起来总会不由自主。但这20 多年来,中央一直强调经济转型。
    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张卓元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对于各地没有完成各自年初定的目标,他认为其实很正常,因为今年面对的经济压力比较大。
    张卓元指出,一直以来单纯追求经济增长有很大的问题。将来的投资,可能更多投到环境、资源和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关键是,不能再去发展重化工业,应该多发展能大量增加就业的服务业、第三产业。所以,把GDP 增速稍微降低一点, 放开服务业、第三产业,就业就不会出现问题。
    “现在很多过剩的产品产能没有解决,虽然第三产业发展了,但是总的来说,整体的制造业原材料等都需要去库存,比如钢铁,连房子现在各地也在去库存。”张卓元说,这使投资的盈利不多,导致投资上不去,进而影响经济的增长。
    “对于国家定的7.5%的目标, 应该能完成。”张卓元说,很多地方的目标比国家的7.5%目标要高, 而且目前国家有一些微刺激政策, 所以完成这个目标应该不难。
    7 月7 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与德国总理默克尔举行会谈,他强调,中国第二季度GDP 增速比第一季度改善,中国不会使用大规模刺激的方法,但能够实现2014 年GDP 目标。此外,中国将进一步微调政策,扶持小企业。
    要完成全年目标,必须正确认识形势且立足基本国情。我国仍是最大发展中国家,仍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始终是第一要务,是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重要基础。在十三亿人口的大国实现现代化,人类历史上没有先例, 需要付出长期艰苦的努力。尽管面临国际竞争加剧、资源环境约束突出等诸多挑战,但广大人民群众的勤劳智慧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成长中的庞大内需市场、“新四化” 进程的不断推进,也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巨大潜力和回旋空间。我们完全有条件、有能力在过去三十多年快速增长的基础上,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继续保持较长时期的中高速增长。

    “下半场”要狠抓落实

    在经历表现不俗但稳中有忧的经济发展“上半场”后,李克强总理针对国务院此前密集出台的稳增长政策发出落实“动员令”,明确各级政府责任,并派出督察组,以确保这些政策落到实处,助力今年经济发展在“下半场”能勇夺佳绩。
    2014 年即将过半,李克强最近在部分省市经济工作座谈会上表示,当前中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经济增长、城镇新增就业、物价总水平等都处在合理区间。什么叫合理的运行区间,就是一个上限一个下限。下限就是GDP,今年定在在7.5% 左右,但是不能冲出保证充分就业的临界值。
    还有一个就是上限,上限把CPI 定在3.5%,不能超过3.5%。然后采取精准发力、综合实测的措施,而且这样做也稳定了市场预期, 特别是大力推进了改革,用改革来推动发展。今年上半年,民生稳步发展,积极向好。稳了速度、稳了就业、稳了物价,这种稳其实就可以说是一种进,而且这个进还表现在产业结构调整有进步,一季度服务业的增速超过了二产的增速,服务业同时也可以带动制造业。
    但我们也要看到经济发展稳中有忧,下行压力仍然较大,风险和挑战不容忽视,各地发展不平衡, 有的方面还比较突出。
    李克强指出,要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保持经济平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 完成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必须更好地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 咬定青山不放松。
    从为小微企业减税的“减法” 到提速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加法”;从列出“菜单”吸引民间资金“稳投资”到简化程序助力企业“稳外贸”,国务院过去半年密集出招,打出政策“组合拳”。据统计,仅二季度,国务院就累计出台了15 项重大政策推动中国经济行稳致远。
    伴随着数量的上升,稳增长政策的质量和成效也受到官方高度关注。
    李克强说,去年以来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市场反应是好的,但确实存在落实不到位等现象,使得一些好政策没能取得预期效果。国务院开会“议”了事,“决” 了策,但如果没有“行”,就没有“效”。他强调,下一步国务院开展全面督查时,既要解决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也要解决政策落实的“最先一公里”。各部门、各级政府要尽职尽责,奋发有为, 切实使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
    李克强指出,各地区、各部门要以更大力度,把各项改革落到实处、推向深入;调结构,“主引擎”在市场,各级政府要发挥引导作用和当好“助推手”;惠民生是各级政府的责任,也是促发展的重要抓手。
    李克强强调,完成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是各级党委政府不可推卸的重大责任。面对发展中的难题,各地区、各部门要不等不靠、主动作为、真抓实干,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不能敷衍了事,更不能为官不为。今年时间即将过半,要有大局意识和强烈紧迫感,抓紧推进各方面工作,不得拖延。
    除了在讲话中大篇幅地明确责任、强调落实,李克强还部署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政策措施落实情况开展全面督查。这是新一届政府成立以来,国务院对所作决策部署和出台政策措施落实情况开展的第一次全面督查。
    国务院7 月6 日发出通知指出, 国务院决定派出督查组,对国务院决策部署和出台政策措施落实情况开展一次全面督查。希望以此打通国务院决策部署和出台政策措施贯彻落实的“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力破“中梗阻”,确保政令畅通、令行禁止。
    从明确责任到加强监督,这一系列的“落实动员令”将有助于推动国务院此前推出的各项决策部署和政策措施尽快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夯实经济稳中向好的基础,使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确保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

    李克强最近对中国经济发展的论述:

    李克强明确指出,要继续创新宏观调控方式,激发市场的活力, 遇到了经济下行比较大的压力。有两种办法,一种办法就是强刺激, 超发货币、增加赤字,这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一个有效的措施,但是要看到毕竟我们国家池子里的货币已经不少了,赤字率也不算低了,还有一些地方债,我们不能不为未来着想,所以去年我们没有采取强刺激的措施,而是创新宏观调控方式,提出要把经济保持在合理的运行区间。
    李克强指出,必须坚持在区间调控的基础上,注重实施定向调控, 也就是保持定力、有所作为、统筹施策、精准发力,在调控上不搞“大水漫灌”,而是抓住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更多依靠改革的办法,更多运用市场的力量,有针对性地实施“喷灌”、“滴灌”。这是区间调控方式的深化。一要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去年以来持续简政放权,在这方面已经取得明显效果,下一步继续推进政府自我革命, 取消不必要审批,完善事中事后监管,使制度更为公开透明,给权力涂上防腐剂,将会营造更加宽松便利、公平公正的环境,激励更多人去创业创造,让松绑的企业在市场上充分竞争,增强发展内生动力。二要增加公共产品有效供给。这既是群众急需,更是政府应尽责任。通过改革投融资体制,形成政府、企业、社会资本多元投入格局,加快补上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板”, 不仅可以改善民生、增加就业,也能有效优化发展硬环境,起到“一石多鸟”的作用。三要支持实体经济做强。我国正处在新“四化”同步推进的重要阶段,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十分关键。大力支持小微企业、农业、服务业发展,统筹采取措施,提升我国制造业等产业的综合竞争力,将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李克强强调,必须依靠创新推动中国经济由中低端向中高端水平迈进。实现中国经济升级,既要有合理的速度,更要依靠创新驱动发展。创新不仅是科技创新,也包括体制机制创新,我国在这方面空间很大。发展到了这个阶段,光有资金投入是不行的,体制机制也是重要的“资本”和红利。通过深化改革搞活体制机制,将产生巨大的能量,有力推动中国经济行稳致远。
 

关键词:效益,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