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管   国家信息中心主办

财经界

您的位置:首页 > 财经界杂志 > 2014年第九期 > 封面文章 > 正文

一体化大战略:创新与突破

摘要:京津冀要共同提升这个地区在全球的价格决定权、规则制定权、责任的担当权、逆周期调解的组织化管理能力以及对全球的影响

  今年2 月26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召开的座谈会上强调,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重大的国家战略。我想从五个方面谈一下我对这个问题的认识。

  第一个方面是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首先要实现体制、机制的协同创新。京津冀的国土面积在全国占到了1.9%,人口占到了全国的6.2%,GDP(本地生产总值)占到了全国的10%。而且北京是国家的政治文化中心,也是跨国公司的总部经济和教科文资源的集聚地,北京的服务业占比已经超过了80%,因此在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中,北京应该发挥什么样的作用?我认为北京应该发展成为现代业创新科技和文化软实力的国际化中心。

  天津是北方最大的经济和航运中心,也是航天、航空、石油化工等八大先进制造业的制造中心。因此,天津应该成为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中心。河北有健全的农业、工业和服务业体系,应当成为京、津两大都市的战略支撑带,如果京津冀一体化要想实现协同发展,首先就要做到体制、机制的协同创新。那么,第一个问题就要解决京津冀发展的经济活力和社会活力的释放问题。过去35 年的经验告诉我们,凡是经济和社会发展好的地方,凡是经济和社会有活力的地方,都是政府把手中的权力最大限度下放到基层的政府,下放到市场和企业,下放到社会,也就是说要充分调动各个方面协同发展的积极性。因此,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首先就要解决京津冀和长三角、珠三角的重大差距:我们的经济活力和社会活力的发展不足。

  第二个方面就是要解决京津冀率先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李克强总理有两句话非常引人关注,一句话是“法无授权不可为”,还有一句话是“法无禁止皆可为”。这两句话的核心,其一就是要把政府的权力关进笼子里,其二就是要最大限度地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那么这两句话的关健词就是——法制,因此京津冀协同发展要走好,很大程度取决于我们能不能够有良好的制度和良好的秩序。

  第三个方面是京津冀一体化的协同发展要解决统一的市场体系的建设问题,也就是北京、天津和河北让商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能够互联互通畅通无阻。京津冀一体化如果要实现协同发展,就要建设生态文明的幸福家园。我们知道当前大气环境的污染已经成为制约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的突出矛盾,2013 年全国前十大污染城市京津冀就占了7 个,也就是说在京津冀发展的黄金时期却出现了由于大气环境的污染使企业、机构和人才被迫离开京津冀地区的情况。因此,生态文明和大气环境污染的治理问题对京津冀下一步的发展是关键。那么要解决这个问题第一点就是京津冀要协同治理大气环境的污染,也就是要从能源结构、从交通出行的方式、从产业结构和建筑等污染源的治理入手,大力开发运用清洁煤炭的清洁化使用技术,提高这个地区天然气等非化石能源、电气化的比重,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发展低碳的产业结构和建筑方式,能够使京津冀地区重现一片蓝色透亮的天空和清洁的大气生态环境。

  京津冀地区还要协同树立与生态文明相一致的现代发展观,也就是我们能不能够在富起来以后不追求开大车、吃大餐、住大房,仍然坚持开小车、吃小餐、住小房。这就要解决京、津两个超大城市和河北的中小城市之间的经济落差,也就是如何能够带动河北地区的中小城市的城市和产业结构的转型,发展节能减排低碳发展和绿色转型的新兴的产业结构。

  此外,要缓解京津冀人口资源的压力,京津冀地区能不能够把科技、教育、医疗、会展、养老、保健等一系列功能疏散到河北的周边地区,京津冀能否合作共建专业的医疗中心、职业教育和培训中心、休闲会展中心,把城市的人口引向田园小镇。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下一步是要建设世界级的城市群,在珠三角地区、在京津冀、在长三角地区要建设世界级的城市群,造就像纽约、伦敦级别的能够引领中国转型发展的世界级的城市群和世界级的领袖城市。那么在这个过程中京津冀城市群能否与长三角、珠三角城市群竞争中胜出,还要做更大的努力。首先,京津冀要协同推动城镇化的发展。现在来讲,我们的城镇化程度要低于长三角和珠三角。根据我本人的调研,在长三角地区可以观察到一种现象——离上海越近越发达,综合交通基础设施越便利、越发达,明显可以看到在长三角,上海扮演着龙头地位。同时我们能够看到南京、杭州、合肥的省会城市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在大珠三角地区可以看到广州、香港、深圳三大都市之间分工合作的关系正在形成,三大城市正在成为全球超越纽约和伦敦的一个组合的龙头城市群。大珠三角地区的同城化、一体化、协同化的发展越来越明显,京津冀与之相比目前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其次,我们可以看到京、津两大城市正在出现一些新的变化,也就是京津的新城的重要性越来越凸现,远郊区发展的加速度越来越明显,说明我们与河北省、河北周边地区互补性的合作联系也越来越紧密,尤其是我们现在可以观察到和北京、天津接邻的廊坊、承德、唐山,经济区位拉动正在明显上升。

  第四个方面,针对京津冀一体化的协同发展正在集聚全球优秀人才创新发展。也就是下一步京津冀协同发展需要发生一个重要的转变,增长的动力要从过去35 年投资驱动转变为创新驱动,在这个方面我们可以看到北京的创新和研发的资源从规模来讲是全国最大的,技术市场交易额也占到了全国的40%,应当讲北京正在成为区域研发创新的中心。天津目前的产业也呈现出高端制造和技术密集的特征,正在打造先进制造研发的转化基地。河北__也正在积极打造现代化的制造产业带,京津冀下一步协同发展一个关键的尺度就是衡量创新驱动和创新推动能不能够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从目前来讲,比如说去年深圳的全社会研发支出占本地GDP 的比例已经上升了4%,在全国、全球都处于领先地位,因此从京津冀地区来讲,下一步关键是能不能够构造集聚全球最优秀的人才、最优质的资源和最有影响力的市场和企业的平台和载体,给京津冀的发展带来新的要素禀赋和新的要素结构,提供增长新动力。

  京津冀如果要解决创新驱动的问题,就必须解决一个难题:在创新这个具有比较劣势的领域如何形成国际的竞争优势?看一看全球的创新资源,可以发现全球的知识积累和创新的成果以及高端人才的集聚明显分布在美、日、欧大三角地区。我们要想解决这个瓶颈问题,首先要采取“走出去”战略,把京津冀的研发中心、设计中心、资讯中心、人才中心分布在美、日、欧大三角地区,与美、日、欧大三角地区的技术进步、知识积累和高端人才的聚集保持零距离。其次还要采取“引进来”的战略,把国际先进的技术、成果、人才引到京津冀地区,在这个方面我们前35 年说得比较多的是引资、引人才、引技术,下一步更重要的是引制度,我们要对比国际高水平的创新环境和创新制度,打造京津冀协同发展创新环境这么一个突破口。

  还有一点,京津冀下一步的发展要打造创新产业发展的新增长级,也就是如何发挥北京中关村创新科技园区和天津滨海新区以及河北各类产业园区、工业园区综合保护园区的作用,形成京津冀创新合作的平台和创新体系。

  第五个方面,就是京津冀一体化的协同发展要构造开放型经济的新体制。在这个方面,过去35 年京津冀地区明显落后于长三角和珠三角。比如,2012 年京津冀的出口额占GDP 的比重只有15.12%,而长三角的平均水平是60.44%,珠三角的平均水平是63.37%。

  因此,国家下一步要构建开放型机制新体制,无论是出口还是进口,无论是“引进来”还是“走出去”,无论是工业还是服务业,无论是汇率、利率、税率还是价格货币都将采取公平、非歧视性的开放体制和开放的环境。这就要求京津冀地区一体化的协同发展首先要构造开放型经济的新体制,在这个方面,我们要协同发展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在制定负面清单管理的基础上要让各类经济主体可以依法平等地进入。

  而且我们要协同探索对外商投资实现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的管理新模式。京津冀地区在这个方面应当和上海自由贸易实验区在同一个起跑线上试行开放型经济的新体制,而且还要大幅度提高经济国际化水平,包括人才的国际化、产业的国际化、资本的国际化、城市的国际化。

  京津冀下一步要协同打造全方位开放新格局。在国家战略方面,现在正在积极推动“一路一带”战略,京津冀应该充分利用天津和亚欧大陆桥桥头堡的优势,形成京津冀协同走出去,走向海洋、走向周边、走向世界,形成京津冀开放经济的新格局。

  最后一点,京津冀要共同提升这个地区在全球的价格决定权、规则制定权、责任的担当权、逆周期调解的组织化管理能力以及对全球的影响。从这个方面看,京津冀一体化的协同发展是一个大战略,而这个大战略的实施,在未来的30 年需要京津冀共同努力。(作者单位:国家发改委宏观院对外经济研究所)


关键词: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