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管   国家信息中心主办

财经界

您的位置:首页 > 财经界杂志 > 2015年第三期 > 封面文章 > 正文

青海开启生态新征程

摘要:在 GDP与生态孰重孰轻的选择题中,青海将目光坚定地投向后 者

  自去年国家创建生态文明先行 示范区第一梯队以来,57个担当 先行先试重任的地区便积极投入到 这场生态战役中,纷纷启动结合自 身资源特点和优势的战略举措。

  其中,有“三江源头”、“中 华水塔”之称的青海更是大刀阔 斧地围绕生态文明建设启动下调 GDP增速、不断加大生态投入等 一系列重要措施。

  实践表明,青海去年生态保护 建设全面加强:三江源二期工程全 面启动,探索完善易地搬迁群众可 持续发展和生态管护机制;青海第 三产业投资占总投资的半壁江山, 循环经济和新兴产业投资占工业投 资的七成多,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 盾开始突破性化解;淘汰水泥、铁 合金落后产能 27万吨,提前实现 “十二五”规划的目标;全省人口 最密集的西宁市、海东市的空气优 良率均在 70%以上。

  生态权重不断加大

  在 GDP与生态孰重孰轻的选择题中,青海将目光坚定地投向后 者。

  本刊从日前举行的青海省十二 届人大四次会议上获悉,自去年将 GDP 预期增速从 10.5% 左右下调 至 9% 以上,实际完成 9.2% 的基 础上,青海今年再次将这一数字下 调为 8%,以适应新常态,更加积 极地推行生态保护第一战略。

  同时,今年以及即将启动的 “十三五”规划,青海省将继续把 生态保护放在第一位,推进三江 源生态保护和建设二期等重大生 态工程。三江源地区坚持不考核 GDP,同时把资源消耗、污染物 排放、环境损害等生态文明指标纳 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并加大权 重,新考核办法预计今年一季度修 订并实施。

  去年投入 116亿元生态资金

  据了解,自树立生态保护第一 的理念后,青海就把支持保护和改 善生态环境作为发展生产力的重要 责任,建立以财政投入为主的多元化生态保护机制,去年共投入 116 亿元全力支持生态文明建设。

  为支持重大生态工程建设,投 入资金 57.5 亿元,支持三江源二 期、祁连山生态综合治理等全面启 动,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湟水流 域综合治理和环境综合整治,完善 矿山生态环境保护长效机制,积极 支持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天然林 保护、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及湿地保 护和修复等工程,重点生态功能区 建设和城乡人居环境治理成效显 著。

  加大环境污染治理方面,投入 资金 24 亿元,支持以西宁为重点 的东部城市群大气污染防治工作。 整合节能改造、淘汰落后产能和排 污费等专项资金,对工业企业污染 减排技术改造等予以补助。支持启 动美丽乡村和美丽城镇建设,实施 村庄和游牧民定居点环境整治,城 乡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

  而为进一步完善三江源生态补 偿机制,投入资金 34.5 亿元,重 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1+9+3” 教育经费保障、异地办学奖补、重点生态功能区环境监测、 草原日常管护和草原生 态保护补助奖励等政策 有效落实,并重视补偿 政策之间的衔接,不断 优化补偿程序和补偿范 围,逐步建立起动态的 补偿标准调整机制。

  生态领域改革总体 思路基本形成

  事实上,青海自十八 届三中全会提出将生态 文明融入“五位一体”的总体战略 后,就开始对全省全面深化改革能 形成特色、打造亮点的重点领域进 行总体部署、系统谋划、整体设计。

  经过一系列精心谋划和设计, 青海目前已基本形成省级生态领域 改革的总体思路,并成立了由省长 担任组长的生态领域改革专项小组 全力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针对具体工作,生态领域改革 专项小组起草的《青海省生态文明 制度建设总体方案》提出了总体要 求、基本原则和重点任务,规划了 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 6 个重点领 域、19 项主要改革举措和 30 项具 体改革任务。

  图”正式出炉后,青海省2015年 政府工作报告也对今年的生态文明 建设提出了三个着重点:一是把握 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键点,努 力推动经济稳定增长;二是把握稳 增长与调结构的平衡点,加速培育壮大新的增长点;三是把握宏观政策与主动作为的结合点,全力推动 政策红利转化为发展红利。

  具体落实中,首先要加快节能减排和环境综合治理。实施好节能 减排降碳工程:淘汰 2005 年底前注册的黄标车和老旧车辆,完成西宁市天然气管网覆盖范围内的煤改气,西宁、海东环境空气质量优良 率继续保持在 70% 以上;实施清洁水行动,巩固提高湟水河治理成果,开展重点企业废水深度治理, 提高水资源循环利用率;今年所有县城要建成污水处理设施并投入运营等。

  其次,积极发展生态经济。编制全省产业结构和布局调整规划, 以循环经济和生态产业为主要模式,支持建设一批生态型重点示范 工程。东部地区抓紧谋划实施一批环保产业项目,柴达木地区着力推动生态保护和循环经济耦合发展, 重点生态功能区扶持发展生态畜牧业、民族传统手工业和民族文化产业,积极推动可可西里藏羚羊栖息 地申报世界自然遗产等工作,着力打造一批世界级的生态品牌。

  此外,青海还将构筑生态文明制度新体系。健全实施主体功能区 规划的配套政策和产业准入目录, 制定全省生态保护红线规划,完善 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完善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机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