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管   国家信息中心主办

财经界

您的位置:首页 > 财经界杂志 > 2015年第九期 > 封面文章 > 正文

专访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 王文

摘要:王文认为,“一带一路”是高技术之路,也是以中国资本、技术构建亚欧统一的大市场。未来,“一带一路”建设将会出现前所未有的资源、要素的跨区配置,以及前所未有的跨区投资和贸易。

以中国资本、技术构建全球经济共赢之路

——专访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 王文
 

   “一带一路”正在创造一个伟大财经时代的外部环境。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文日前接受《财经界》记者专访时表示,分层次来看,首先是构建欧亚地区的交通网络,包括铁路、公路、航空、航海、油气管道、输电线路和通信网络组成的综合性的交通网络;其次,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入,将来还可能在政策、贸易、货币、民心等方面实现“互联互通”。
    更重要的是,沿着这些交通线路将会逐渐形成相关的产业集群,例如建筑业、冶金、能源、金融、通讯、信息、物流、旅游等综合发展的经济走廊。
    这样的环境完善过程中,“一带一路”战略所谋求经济共赢的期待显而易见。王文认为,“一带一路”是高技术之路,也是以中国资本、技术构建亚欧统一的大市场。未来,“一带一路”建设将会出现前所未有的资源、要素的跨区配置,以及前所未有的跨区投资和贸易。
    作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人大重阳金融研究院对“一带一路”及相关的政策进行过很多分析和说明,对于符合各国人民福祉的倡议,积极从理论上研究其可行性,并与各国智库、政府沟通,阐明我们的意图、以及背后的理论和思想。王文从2014年年底开始,先后赴伊朗、土耳其、波兰、匈牙利、德国、美国等与“一带一路”相关的重要国家,参加中伊智库对话、中土智库对话、波兰卡托维兹举办的欧洲经济大会、在匈牙利布达佩斯举办的“16+1合作与‘一带一路’”国际研讨会、在柏林举办的“20国智库论坛”、在亚特兰大举行“全球中国学论坛”,分别做了相关的主旨发言,受到了在场国家听众的广泛认可。
    本次“一带一路”专访中,王文围绕“中东欧国家通过‘一带一路’会获得哪些实际利益?”“中国企业、产业应该如何参与到这一国际区域合作中?”等相关热点进行了详细解读,回应国际、国内各方热切关注。
 
    最大化提升整个经济体效率
 
     “一带一路”是中国提出的首个国际区域合作战略,彰显了一个负责任大国形象,也意味着中国对外开放的战略转变。战略提出以后,引起了相关国家、地区乃至全世界的高度关注和强烈共鸣,并最终归结为一点——“‘一带一路’能为我们带来哪些实际利益?”事实上,这也是中国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的最大动力所在。
   《财经界》:我们看到,智库在国家战略的推动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一名智库学者,您如何理解“一带一路”战略的国际意义?
    王文:对外交流中,被问及最多的一个问题就是,中国“一带一路”到底能够为中东欧国家带来哪些实际利益?
    这是一个很务实的问题,智库学者要在国际场合中正确回应,无疑更需要深刻理解政府的决策思路。
    从战略本身来看,“一带一路”就是依靠中国与相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主动地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点。
    发展重点和具体的实施途径则在于五通,也就是: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换言之,通过“一带一路”的建设,不同地区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都将更加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同时还能大大降低全球资源配置、全球贸易、全球投资的交易成本和风险。
    《财经界》:为什么说,在“一带一路”战略下能够实现经济共赢?
    王文:学过经济学原理课的人都知道,经济学的第一条原理就是:贸易能使大家变得更好(Trade can make everybody better-off)。而所谓的贸易,其实就是各个个体根据自己的比较优势进行专门化的生产,并交换各自的产品,由此提升整个经济体的效率。既然是交换,也就意味着我们的产品“走出去”,他们的产品“走进来”;我们的资源“走出去”,他们的资源“走进来”。正是由于不同国家的比较优势不同,所以才有贸易的必要性。
    从经济学视角来分析观察“一带一路”,其基本发展理念就是通过与沿线国家紧密的合作,降低不同国家与区域之间贸易与投资的交易成本和风险,促进不同生产要素在地区之间的跨区配置,从而显著增强资源配置的效率,促进全球经济效率的提高,扩大各国人民的福祉。
    由此不难判断,“一带一路”建设中,国际区域合作将会出现前所未有的资源、要素的跨区配置,以及前所未有的跨区投资和贸易。这个过程,不仅仅是中国企业“走出去”,同样也是外国企业“走进来”,日益融合的发展无疑将推动全球经济更快、更好地增长。
 
    中国企业如何“走出去”?
 
    “一带一路”战略下,国家合作框架搭建完成后,企业间的合作将成主流。面对这样的发展机遇,中国的企业将如何发力?除了海外建厂、并购,还应该进行怎样的创新和突破?
    《财经界》:未来,中国企业大规模“走出去”是否是必然趋势?“走出去”会给企业带来哪些真正的利好?
    王文:“一带一路”倡议将成为新一轮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里程碑”,这不仅会为中国企业发展创造有利的局面,更会为中国经济增长带来机遇。
    从企业“走出去”的视角来看,一是扩大海外市场的规模。“一带一路”沿线65个国家,人口达到世界总人口的三分之二(约44亿人),经济总量约21万亿美元,分别占全球的63%和29%,这涵盖了巨大的经济发展潜力和广阔的海外市场贸易空间;二是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一带一路”建设中通过转移国内的优势产业中的优势产能,加大企业在研发、技术和品牌以及竞争力上进行新的资本投入,引导国内产业转型和再升级;三是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融合当地文化发展的同时,企业能主动借鉴海外成功企业的经验及模式,发展与之相匹配的经营战略、核心技术、商业模式以及创新思维。可以想象,未来企业“走出去”必将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财经界》:但实践发现,中国众多企业中,目前“走出去”的成功案例只是沧海一粟,您认为挑战主要有哪些?如何应对?
    王文:在“一带一路”建设中,企业在面临诸多机遇的同时,必然也应充分考虑到各种挑战与困难。观察中发现,挑战主要来源于两方面:一方面是企业自身经营管理能力的欠缺;另一方面是海外市场有效需求以及配套的金融服务支持。
    但未来市场属于勇敢者。对企业而言,首要任务是发挥自身优势,多方参与,紧扣当地实际需求,本着企业走出去“先稳脚,后盈利”的原则,逐步拓展海外市场,增加核心竞争力。
    更重要的是,企业要转变思想理念为“走出去”畅通道路。长期惯例使然,我国企业习惯于通过政府间渠道进行跨国合作,有政府作为第三方才肯为对方政府提供资金、技术、服务的援助与支持。以双边关系做担保,企业在外项目才得以顺利开展。
    然而,在沿线国家正进入转型期的新形势下,这些旧的方式不能再适应当地社会环境多边的影响,且西方国家对沿线地区提高影响增加了我国企业在外的舆论和竞争压力,我国企业一贯秉承“少说多做”的做法,项目实施及建成后,未积极地对项目给当地带来的经济效益进行有效的宣传,以至于造成民众对中方项目存在较大的误解和抵触情绪。
    因此,中国企业要在“一带一路”中多一些成功、少一些磕绊,就应有效地学习欧美企业发展和经营模式,增强与沿线国政府直接合作的意识,加大对当地民众的宣传力度,企业经营方式的多元化等,这样更容易被沿线国家的民众所接受。
    《财经界》:企业“走出去”的过程中,是否需要政府的支持?
    王文:这一点必不可少。从政府的角度来看,应积极为“走出去”的企业提供必要的外汇资金支持和拓宽融资渠道,鼓励商业银行加大对出口企业的金融支持和路径。此外,取消对境内企业、商业银行在境外发行人民币债券的地域限制,简化境外上市、并购等金融机构的核准手续。政民合力必将进一步推动企业走出去的效率。
 
    国际产能合作要拼实力
 
    国际区域合作大格局下,国际产能合作得到中国和沿线国家政府的高度重视。在国际舞台上,中国哪些产业已经具备了先发优势?未来大规模国际产能合作中,中国将有哪些切实之举?
   《财经界》:国际产能合作已成为中国对外合作的一张新王牌,国务院近日发布了《关于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的指导意见》。您认为意见中有哪些亮点?
    王文:《意见》首次明确了装备制造业五年“走出去”的主要目标:力争到2020年,与重点国家产能合作机制基本建立,一批重点产能合作项目取得明显进展,形成若干境外产能合作示范的基地。
    同时,《意见》还明确提出了钢铁、有色、建材、铁路、电力、化工、轻纺、汽车、通信、工程机械、航空航天、船舶和海洋工程等作为重点行业,分类实施,有序推进。
    此外,《意见》中也明晰了多种融资渠道支持。例如:第一,鼓励企业开展“工程承包+融资”、“工程承包+融资+运营”等合作,有条件的项目鼓励采用BOT、PPP等方式。第二,重视国开行、进出口银行、境内商业银行对外投融资支持。并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加快建设跨境支付系统,完善人民币全球清算服务体系,便利企业使用人民币进行跨境合作和投资。着重推动人民币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使用,有序拓宽人民币回流渠道。第三,支持企业和金融机构通过发行股票、债券、资产证券化产品在境内外市场募集资金。增加股权投资来源,发挥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作用,设立业务覆盖全球的股权投资公司(即中投海外直接投资公司)。
    《财经界》:随着外部环境和鼓励政策逐步到位,您对接下来开展的国际产能合作有什么期待和建议?
    王文:政府在政策方面的支持,国企在模式上的创新试验,其实都是在为后续产能合作项目做好样板及标榜。
    自“一带一路”构想提出以后,外交部、财政部、商务部及中国人民银行先后出台一系列相应的鼓励企业“走出去”政策,基建和金融行业带头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产业对接、金融互通,中国政府已经为本土企业“走出去”创造了有利局面,同时也因为与当地经济、文化、历史、宗教等存在一定差距,以试验合作的方式居多,如中泰铁路和中俄铁路建设等,一方面是为以后的企业“走出去”做样板,另一方面也需要从这些试验项目中总结经验,提高自身经营、管理模式等。
    《财经界》:依据您的观察,中国哪些产业已具有国际优势?这些产业的成功给未来大规模产能合作带来哪些启示?
    王文:目前来看,中国走出去最成功的无疑是高铁、特高压、桥梁等高端装备制造业。
    它们为什么会成功?具体分析可以发现,以前的高铁是通过有诱惑力的订单与国外厂商谈判的,以市场换技术造就了市场垄断,又利用垄断去做自主研发才有如今的成果;特高压的发展可以说是完全自主的,一方面在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另一方面得益于中国国内的自主研发;桥梁建设虽然在中国五千年的文化史上流传记载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和技术,且在土木工程方面有五种桥型也是中国首创的,但如今中国桥梁能在世界享有美誉,大部分要依托于近些年的不断专研与改善。
    由此可以找到一个共同点:这些项目的成功都是在自主研发的基础上才有了巨大突破。现阶段,许多高新技术在国内仍较匮乏,例如发动机、芯片等。但大部分从国外引进的商品还是能在民众需求中弥补技术的不足,本土产品某种程度来说已被国内的消费者所摒弃,这使得自主研发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影响。
    因此,想让中国的产业“走出去”,让中国的产能形成国际优势,就需要与中国基本国情相结合,发挥自主研发的优势,才能使中国本土产品在世界的舞台上大放异彩。
 

关键词:一带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