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管   国家信息中心主办

财经界

您的位置:首页 > 财经界杂志 > 2016年第五期 > 封面文章 > 正文

“十三五”区域发展要形成全方位开放态势

——访中国社科院研究员、中国区域经济学会秘书长陈耀

 

本刊记者/律星光 潘江涛

2016年全国两会落幕两天后,317日晚,新华社授权发布《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全文6万多字。其中,关于“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位列第九篇,包括520节,近5000字。那么,“十三五”规划中对我国区域的四大板块将是怎样的发展定位?“十三五”规划中的区域发展战略和以往的规划相比有哪些亮点和不同?针对一系列的问题,《财经界》记者日前专访了长期研究我国区域经济发展问题的中国社科院工经所研究员、中国区域经济学会秘书长陈耀。他指出,“十三五”时期的区域发展战略,是在“一带一路”引领下要形成全方位的开放态势,各地区都应紧紧围绕“开放”去做文章。

 

三大战略为支撑

 

《财经界》:“十三五”时期我国的区域发展将呈现一个怎样的格局?“十三五”时期区域发展与“十二五”时期相比将会有哪些不同?   

陈耀:在“十三五”时期区域发展以“一带一路”为引领,以此形成全方位的开放态势,通过开放来带动不同区域的发展。“一带一路”在开放层面上最主要的是陆上和海上,沿海地区重点是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因为这些地区改革开放早、开放程度高,无论从引进外资、进出口贸易等方面都高于其他地区。另外,还要重点开放开发内陆和延边地区,以及相对比较落后的地区。“十三五”时期要把内陆和延边地区从过去开放的末梢变成开放的前沿,尤其是延边地区。“一带一路”战略下一步的重点就是自贸区的试点要向内陆和延边扩展,尤其是内陆,内陆自贸区不靠海、不靠延边的开放也会有新的特点,在未来也是区域发展的热点地区。当前,很多地方都在申报内陆自贸区,还有一些地方也在为这一轮的自贸区做准备。

此外两大战略就是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长江经济带,这两大战略在“十三五”区域发展规划中作为一个章节专门列出来,这在过去是少有的,从来没有这样的高度。京津冀协同发展主要围绕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的《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按照规划纲要的要求把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中心任务、空间布局等都作为“十三五”期间要做的主要任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在“十三五”期间将是区域发展的重头戏,其中包括到2017年北京非首都功能的疏解,交通、生态、产业三大领域都要有重大突破,到2020年要达到一些目标,包括要实现人口总量2300万的控制等。由此可见,整个“十三五”时期时间紧、任务重,要完成这些任务还要探索很多跨省区的协调发展机制,所以说该战略的意义重大,不光是要形成新的发展空间、新的增长极,还要探索大城市群的空间发展体制机制问题、人口经济密集地区的发展模式等。

另外,长江经济带的建设要秉持不搞大开发要搞大保护的思想。“十三五”规划中明确要求长江经济带的建设要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核心主题,要建设长江经济带的3个走廊:第一是绿色生态走廊,第二是综合交通运输走廊,第三是现代产业走廊。这三大走廊是长江经济带建设的主要任务,把生态放在第一位是最重要的改变。“十三五”时期国家对长江经济带建设在改革创新和经济发展新动能上去做加法,在淘汰落后过剩产能上做减法。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长江经济带都是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的,可见规格之高,这是“十三五”时期较为重要的两个战略。

还有就是海洋经济,在“十三

五”规划中把海洋经济也列在其中。过去的空间规划只重视陆上,对于海洋的重视不够。把海洋经济列入“十三五”规划的意义旨在做好陆海统筹,今后的区域发展要把海上和陆上有机结合。将来,会把重点放在海洋资源综合开发、优化开发,探索发展海洋经济新的增长领域、增长点上,以此通过海洋经济的发展来带动整体经济的发展。这是“十三五”时期我国区域发展的基本格局。

说到不同,我认为,“十二五”时期区域发展主要还是延续了“十一五”规划中四大板块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四大板块形成于“十一五”期间,四大板块即西部大开发、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中部崛起、东部加快发展。实际上,“十三五”时期最大不同于以往的规划就是在四大板块的基础上以三大战略为引领,形成沿海、沿江、沿线的纵横经济带。

 

四大板块扩大开放

 

《财经界》:“十三五”规划中对我国区域的四大板块将是怎样的发展定位?

 陈耀:四大板块的发展定位都有一个共同点,都要把开放扩大,以前在讲西部大开发时开放提的少,现在“十三五”规划要求“一带一路”建设要发挥前沿、枢纽、门户、重要支点的作用,以此来带动西部大开发,在“十三五”时期“一带一路”的重点还是要靠开放带动发展。中部地区也提到在内陆开发问题上,例如加快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支持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对于东部沿海地区要率先发展,加快深圳科技、产业创新中心建设,深化泛珠三角区域合作。

 四大板块中最主要提到东北地区,当前,东北地区经济在四大板块中面临着一个最困难的局面,所以说“十三五”期间,国家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上还会有一些更大的举措。2015年东北老工业基地支持的意见指出,自2003年以来国家对东北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支持,但是现在落实的还不够,“十三五”时期要加大推进落实,其中包括如何激发市场活力,如何深化国企改革,如何进行结构调整,如何寻求经济发展的新动能,如何能够实现通过开放促进振兴,这一系列的问题都要进一步提升。

 

东北再造新优势

 

《财经界》:当前,东北地区进入了全面振兴的关键期,在“十三五”时期东北地区该如何抓住有利机遇?

陈耀:“十三五”时期,东北地区要再造新优势。一方面,要加快结构调整,抓住中国制造2025这个有利机遇,东北地区的制造业尤其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基础雄厚,国家在推进制造业的智能化方面东北地区可以有很多优势,东北地区将成为我国从制造业大国转向制造业强国的核心区域。另一方面,体制机制的再造,东北地区要加快推进国企体制改革、混合所有制改革,要建立激发市场活力的机制、市场化程度高的机制,东北地区能够成为一个吸引要素集聚的活力地区。第三,要抓住“一带一路”的机遇,建设好对外开放的通道,通过和东北亚国家的开放,建立互联互通的基础设施网络,打造新的开放高地。

另外,要成为开放高地还要加强和内地的合作,东北地区的投资、人才较为薄弱,在加快与内地合作方面,东北有着较好的区位优势,毗邻京津冀地区,要加快和京津冀地区的合作,尤其是像北京这样的科技创新中心,能够吸引一些创新资源等。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是东北大通道里辽东半岛、山东半岛的隧道、跨海大桥的贯通,“十三五”期间一定要将此提上日程,通道一旦打通后东北地区和长三角、山东半岛等地区的联系将更加紧密,这对于东北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西部由末梢变前沿

  

《财经界》:西部大开发在“十三五”规划中依旧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当前的西部大开发工作和过去相比有哪些不同?

陈耀:西部大开发经过了几个阶段,前十年,从1999年到2010年,这个十年主要是打基础,重点是基础设施建设和推动生态保护方面的工作。后十年的中心任务是增强西部地区的内生发展动力,提高自我发展能力,所以说后十年国家要重点去培育西部地区的特色优势产业,根据不同地区的资源禀赋、区位条件去加大优势产业布局。通过对优势资源的开发去培育壮大优势产业,目前西部大开发还处在第二个十年的中期,新的机遇就是开放。

“十三五”时期与以前最大的不同就是西部从过去开放的末梢到前沿,尤其是“一带一路”战略的不断推进,西部地区成为了前沿阵地、重要的枢纽、重要的门户、重要的支点,通过互联互通的建设,包括铁路、公路、管道、航空、互联网等,通过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大和沿边、沿线国家的经贸往来、人文交流,使得西部地区通过开放来引进资源、扩大市场、吸引资本和技术,以此来获得新的发展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