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管   国家信息中心主办

财经界

您的位置:首页 > 财经界杂志 > 2016年第十二期 > 封面文章 > 正文

回归创业本身

吴彪,一个连续创业者。第一次见他时,他刚加入一家成立不久的互联网创业公司。当时这家公司的CEO在接受《财经界》记者的采访时,将公司的几个主要负责人都叫到会议室,围坐一桌,氛围轻松。在介绍到他时,CEO称他为“心灵鸡汤哥”,这是记者对他的最初印象,大抵是一个有“情怀”的创业者。站在“移动互联网”的风口浪尖,这家公司融资顺利,快速扩张,他却因战略层面的分歧选择退出。

这之后,他又去做了智慧社区O2O好邻居,已在40多个社区推广服务,但大多数人对这种模式还看不懂,“因此拿钱的人还是很多”,就想烧烧看,看能不能烧出个结果。上海的叮咚社区,拿着阿里的1个亿4个月烧完,宣布倒闭了,整个投资界哗然,社区O2O模式的生命,大多也到此为止了,市场上原有的靠“烧钱”积累用户的模式最终证明不可持续。

后来,他又继续折腾,但最后还是回到了原点老家:江苏兴化,折腾起了螃蟹。兴化古称昭阳,又名楚水,言下之意,水自然是少不了的。这个地方盛产螃蟹,据他描述,兴化是我国螃蟹的第一大产区,螃蟹的份额占到全国的12%-15%。早期当地的品牌意识不浓,所以被周边的阳澄湖大闸蟹等盖过风头。带着这样类似“复兴”的使命,以及在一线城市沐浴“互联网”之风的经验,他返回头来再拾螃蟹的买卖,合情合理。

在连续创业的过程中,创业者对自己的定位,以及自己要做的事情会有越来越清晰的认识。他们实践着,思考着,也在计划着。谈及这次创业要做的事情,吴彪说,他要利用互联网做一个水产交易类的担保平台,当被问及是否市场上有类似平台,自己又要如何区别开来的时候,他亦能进行精到地分析,指出当前行业的痛点在哪里,哪里是需要改善的地方,他希望为家乡的蟹农提供这样一个平台,可以衔接蟹农与收蟹的商人,类似于螃蟹界的“支付宝”,做好交易安全与产品质量的把控。

在递给记者的新名片上,他称自己为“挑蟹工”。从蟹塘第一线,如何挑得一手好蟹,如何保持与蟹农的信任关系,收到足量、及时、品质好的蟹,以及搭建未来的交易平台,他都在专注于创业这件事。

作为一个连续创业者,看得出来,他自信又不自信。自信的是有着连续创业的经验,不自信的是大概也是有着那些连续创业的经历。吴彪是一个缩影,他像当代许许多多的其他创业者一样,也曾比太阳起得早,比月亮睡得晚,也曾穿梭于各种“咖啡”路演,激情展现自己的商业计划,也曾悻悻而归,也曾由希望满满到平常心看待投资意向。

也许,政府给予的政策红利,最终落到他们头上的时候,并没有几许,但他们的脚步始终没有停歇。用吴彪自己的话来说,好像坚持创业是个性所致,他希望自己可以干成一些事,踏踏实实地把现在所做的事情做好,能够创造价值,未来就一定有机会胜出。

我们听了太多的创业神话,动辄千万级别的天使投资,“马佳佳”们敢想敢说敢于行动,惊叹于创业者融资能力的同时,也不禁要怀疑一下,真的吗?融资这么容易?这种氛围之下,创业者们难免有些浮躁。

一波又一波的创业,像潮水一样。前两年的创业潮随着资本寒冬的到来,冷却了下来,无论是资本,还是创业者,都在更加趋于理性。潮起潮涌间,吴彪总结经验认为,“前两年,资本市场对创业项目的火热关注,让大多数创业者有些浮躁”,大家都是一门心思想找投资,然后拿投资人的钱去“烧”,而不是在商业模式、在产品本身上下功夫,“讲故事”成了第一位,变成为了迎合投资人而去创业,这其实是违背商业本质的。“拿了投资,去圈用户,但当用户量上来之后,如何变现这些流量,如何实现商业价值,却是很难走出的一条路。”

而今,更多的创业者开始回归创业本身。反思创业利弊与分享创业经验时,吴彪说,“今天回过头来看之前的创业历程,其实我认为最重要的还是要关注事情的本身。”

近年来国家对创新创业的支持力度只增不减,全国形成了一股创业热潮,但在吴彪看来,“这种热度迟早会慢慢消退”,对于创业这件事,“大家也会越来越冷静,越来越成熟”,会理性地思考和分析什么是自己所熟悉和擅长的领域,在某一些行业、领域,如果是现在人们做不了,但未来一定有人会做,而且将改变现状,在这样的情况下,蕴藏着一些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