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管   国家信息中心主办

财经界

您的位置:首页 > 财经界杂志 > 2015年第六期 > 封面文章 > 正文

构筑创新背后防火墙

摘要:政策利好,再加上互联网平台优势,资产证券化随即走到互联网金融创新前列。

  5 月13 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进一步推进信贷资产证券化,以改革创新盘活存量资金。

  会议指出,为深化金融改革创新,盘活存量资金,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更好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决定“新增5000 亿元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规模,继续完善制度、简化程序,鼓励一次注册、自主分期发行;规范信息披露,支持证券化产品在交易所上市交易”。政策利好,再加上互联网平台优势,资产证券化随即走到互联网金融创新前列,深度重启大幕势不可挡,市场激情持续升温。

  “金融是风险与收益的平衡,新的服务模式必然孕育着新的金融风险。” 中国银监会业务创新监管协作部主任王岩岫在日前举行的科博会·2015 中国金融论坛上指出,面对互联网环境下金融创新的强烈诉求,既不能对新型风险视而不见,也不应因为存在风险而裹足不前,整个行业应当主动适应互联网环境下所面临的新兴风险形态和形式。

  但如何适应?面对互联网时代日新月异的新兴技术,传统金融风控技术能否满足市场需求?互联时代的金融风险管控又应如何创新,才能构筑起坚实的防火墙?围绕互联网金融服务创新的风险防控,上述金融论坛专门进行了深入探讨。同时,本刊记者在论坛期间也就相关市场热点采访了多位专家。对于包括资产证券化服务在内的互联网金融行业风险防范,尽管针对细节设置可能各有不同建议,但“适度监管,制定统一规则”的业内共识已经基本形成。

  高效管理防范风险外溢

  王岩岫非常支持互联网金融的各项创新服务,但也多次公开强调要对其适度监管。

  在此次金融论坛上,他再度指出,从金融业务本质和可持续性的角度看,任何一项互联网金融服务创新,都不能用互联网概念替代金融自身本质属性,忽视金融蕴含的风险,甚至用互联网掩盖风险、放大风险。

  但对于互联网金融这个新兴市场,如何才能做到既支持其创新又能规避风险的适度管理?王岩岫认为,由于互联网产业本身具有自身的治理特色、管理方式和竞争秩序,因此行业应构建符合其规律的管理机制。

  具体管理设计上,他建议金融机构应注重培育互联网管理效率,对企业的数据分析、客户发现、产品设计、响应效率提出更高要求。同时,在探索尝试一些新兴互联网业态时,可在政策框架内通过事业部或独立法人等形式试点管理,与银行的主体业务适度隔离,防范风险传导,防范过高“试错成本”外溢为社会风险。

  王岩岫同时强调,互联时代,金融服务机构构建高效、灵活、以客户为中心的管理架构也能有效规避很多风险。为此,其必须注重内部互联网资源的积累和应用,激活数据沉淀,打通内部的数据壁垒和部门利益分割。

  用互联网方法管理互联网风险

  尽管美国次贷危机之后,避免再证券化成为防微杜渐的良策。但在从不缺乏风险转嫁能力的中国金融市场,加上互联网的无界优势,任何创新的金融服务方式都可能因监管缺位将风险转嫁到市场。

  因此,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互联网金融行业中的任何创新服务,本质上其实都没有脱离金融本质,只是风险形态和形式可能因融合了互联网特性发生了新的变化,统一监管不可或缺。

  王岩岫提出,一方面,行业应善于利用金融专业手段,发挥自身风险控制优势有效防范本质性的金融风险;另一方面又要善于利用互联网提供的新模式、新方法、新手段创造新的风险管理工具,学会用互联网方法管理互联网风险,服务互联网客户。

  而从监管角度出发,国家管理部门也应针对互联网虚拟性、远程性、数据性的特点,进一步完善和明确相应的监管制度规则。对于创新型业务则应允许按照有序尝试、稳步试点、积累经验、及时完善的思路进行开展“互联网+ 业务试点”创新政策制度设计。

  具体比如,基于企业和个人在线使用金融服务的真实需求,合理把握风险底线,探索适合互联网运作的资金管理、资金支付、资金借贷、金融产品销售等方面的业务模式和风险控制模式。

  基于商业银行在银行卡、直销银行、网络借贷、电子商务等方面的模式基础,积极赋予探索创新的空间,加强对专营业务独立法人管理的监管制度研究,使市场机构可以在制度指导下对直销银行、在线账户管理和支付、小微网络借贷、网络财富管理等方面进行积极的探索和创新。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副会长汤进喜也指出,互联网金融环境对外开放性越来越高,尤其是资产管理行业更具开放性和包容性,银行、保险、证券公司、基金公司以及各类互联网金融服务机构都可以从事相关业务,一方面打破了传统金融的垄断,但因为没有统一的规则也给行业秩序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而风控永远是金融业的核心和生命线,这无关传统或互联业务。旺财谷创始人兼CEO 曾克庆认为,一切不做好风控的互联网,都不是好金融。互联网金融本身还是金融,金融的核心则是风险定价,不同的风险其实对应不同的价格,在这个基础上做好风控。“不做好风控,必死无疑。”

  聚元财富创始人兼CEO 方亚立也表述了近似观点,他说“互联网金融企业光看到大额收益却忽视风险的急功近利行为是不可取的”。

  在重视风险管理的同时,企业界人士也预测到监管可能会给企业带来较大的挑战,但从整个行业的可持续发展看,他们认为“国家必须进行正确引导和合理监管,疏堵结合才能让行业有一个健康的未来”。

  北京农商银行党委副书记张健华还特别提出,要真正形成一个良好的大金融竞争环境,传统金融业和互联网金融企业要有一个良性的竞争,包括从机构准入、人员准入到市场准入的很多标准一定要一致,监管更不能缺位。

  加快征信系统建设

  谈及互联网金融的风险问题,除了统一监管,业内呼吁最多的就是关于征信系统的建设问题。

  这方面的确是个硬伤。尽管与2012 年相比,我国征信体系的数据已有了一亿多的增长,但现在征信数据仍不是很全面。与美国等征信体系非常完善的国家相比,我国这方面仍有很大差距。

  信通中国创始人兼CEO 郝金玉指出,我国互联网金融行业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有征信企业和个人比例比较低,这将大大增加互联网金融相关环节落地的难度。

  比如说,目前有很多的互联网金融平台,债权人和债务人在构建信用关系时,债权人往往处于非常被动的状态,没有很好的法律保护,特别是对于债务人的偿还能力不清楚,甚至出现恶意欺诈行为。

  为此,他建议完善黑名单体系建设。互联网金融是未来金融形态发展的新模式,而构建一种新的金融秩序,评级是非常重要的。另外,从评估客户风险到客户管理,首先是从业者的责任,但是有一些信息是个人和机构无法掌握的,所以还需要进一步引入专业的第三方征信机构去做。

  伴随我国征信建设的步伐,也出现了一些障碍,尤其是数据孤岛难题。邦帮堂总裁寇权表示:“现在有更多的人参与到征信体系的建设,但实践看,即使你有征信公司,但是你的数据还是孤岛,我想更多的小额征信公司现在的数据量更少。”

  如何打通数据孤岛,尽量地搜集到更多的数据?寇权呼吁国家、拥有大量数据的固有企业以及一些数据整理机构,能够给予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支持。

 

关键词:创新